同等学力研修生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监狱学方向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学科是法学专业二级学科之一,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刑法学专业主要研究犯罪和刑罚问题,包括刑法解释、刑法哲学、外国刑法、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监狱学、刑事立法、刑事执行法、刑事政策、刑法史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高层次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掌握国内立法概况。

3.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适应法学研究、司法实践、律师实务及其他法律工作的高水平要求。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监狱学

犯罪学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方向研究深入,对于实证研究、被害人学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具有优势。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

二年

学习年限

二至八年

五、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

1.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以课程学习为主,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同等学力研究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2. 本专业采取论文导师和教辅班主任双重负责制的培养方式。论文导师负责同等学力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学术性指导;教辅班主任负责同等学力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答辩的相关细则的事务性指导。

3. 在教学中面授和网络授课并举。导师比照研究生教学大纲讲授,要紧密结合立法和司法实际并及时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带领学生站在本学科的前沿。教学还应结合其他多种方式进行,如请实际部门的导师做讲座等。

七、质量标准

刑法学专业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应当被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刑事法治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刑法专门人才。要求在规定学习期间内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具有专业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八、考核方式

专业学位必修课考核方式一律为考试;其它必修课和选修课为考查方式,通常为读书报告或书评等。

九、学位论文选题与撰写

1.学位论文选题限于本专业范围以内,在四个研究方向内选定题目。选题的内容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刑法学、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监狱学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和解决在这些领域里实际和理论方面重要或突出的问题。选题要新,要有创见,要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2. 学位论文选题应在通过国家统考和校内学位课考试,并统一指派导师后确定。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同等学力研究生独立完成。撰写前,应认真进行社会调查和资料准备。在此基础上拟出写作大纲,与导师仔细讨论,征得导师同意后方可开始撰写;导师应精心指导。撰写论文必须独立思考研讨,必须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剽窃。学位论文应当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有独立的新的见解,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的意义,表明作者有能力独立地从事理论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最后定稿。论文应符合规定的格式,正文部分字数应控制在三万字左右。

十、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按国家及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进行。学位申请材料应齐全,内容应详实,只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方可获准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2.答辩应严肃认真地组织和进行。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答辩委员会在认真审阅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申请人进行公正、严肃、认真、负责的提问和无记名表决,并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授予或不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

硕士学位的授予应符合《中国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办法》(法大发〔2016〕4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

十一、参考文献

本专业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和课题研究的需要,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参考下列书目制定专业学习书籍和其它学习资料的目录。

 一、中国刑法学

1.           马克昌:《犯罪通论》、《刑罚通论》(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           曲新久:《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修订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           王顺安著:《社区矫正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           何秉松主编:《新时代曙光下刑法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全球性的考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           曲新久:《刑法的逻辑与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     于志刚:《刑法总则的扩张解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2.     于志刚:《网络空间中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     于志刚:《案例刑法学·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4.     于志刚:《刑法学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5.     何秉松主编:《全球化时代有组织犯罪与对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6.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二版)(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     王牧, 张凌, 赵国玲主编:《中国有组织犯罪实证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18.     陈兴良:《本体刑法学》(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19.     阮齐林:《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1.     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二版)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     何秉松著:《何秉松刑法学文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23.     徐久生:《刑罚的目的及其实现》,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版。

24.     王牧, 张凌主编:《中日犯罪学之比较研究:中日犯罪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4)》,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

25.     侯国云:《刑法(高等教育法学应用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6.     侯国云:《刑法因果新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7.     薛瑞麟著:《七十自画像:在刑法学领域内漫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8.     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9.     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第四版),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3 年版。

30.     于志刚郭旨龙著:《信息时代犯罪定量标准的体系化构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31.     于志刚著:《学位论文写作指导:选题·结构·技巧·示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

32.     吴宗宪著:《刑事执行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3.     于志刚主编:《网络空间中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4.     曲新久:《刑法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5.     王志强著:《相空间循环:犯罪学研究方法的自反与重构》,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36.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7.     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开I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8.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9.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解读(第四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40.     袁彬著:《准中止犯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41.     李翔著:《刑法解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2.     曾粤兴著:《刑罚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3.     于志刚郭旨龙著:《网络刑法的逻辑与经验》,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44.     王钢:《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刑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5.     于志刚:《案例刑法学·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46.     黎宏:《结果本位刑法观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7.     刘志伟:《刑法规范总整理(第八版)(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最新修订)》,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48.     劳东燕:《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社会转型与刑法理论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9.     连春亮编著:《监狱学新视点》,群众出版社2015年版。

50.     陈兴良:《规范刑法学:教学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1.     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52.     最高人民法院编《刑事审判参考》,法律出版社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指导案例全书: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编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二、台湾学者著作:

1.黄荣坚著:《基础刑法学(上)(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陈子平:《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林东茂:《刑法综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林钰雄著:《新刑法总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 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林山田著:《刑法各罪论(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赵国强著:《澳门刑法概说(犯罪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9.涂龙科著:《刑法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10.方泉著:《澳门特别刑法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三、国外学者著作: 

(一)日本

1.大塚仁著,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曾根威彦著,黎宏译:《刑法学基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山口厚:《从新判例看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山口厚:《刑法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日本刑法各论》,元照出版公司2012年版。

 

(二)德国

7.罗克辛著,王世洲译:《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52013年版。

8.冈特施特拉藤韦特,洛塔尔库伦著,杨萌译:《刑法总论Ι-犯罪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费尔巴哈著,徐久生译,《德国刑法教科书》,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三)英美

10.德累斯勒:《美国刑法精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最好阅读英文原版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

11.[]罗纳德·J.博格等著,刘仁文、颜九红、张晓艳译:《犯罪学导论:犯罪、司法与社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斯蒂芬·E.巴坎著,秦晨等译:《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威廉姆·威尔逊著,谢望原、罗灿、王波译:《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5.[]乔尔范伯格著,方泉译:《刑法的道德界限(第二卷):对他人的冒犯》,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16.[]平野龙一 著,黎宏译:《刑法的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7.[]金德霍伊泽尔著,蔡桂生译:《刑法总论教科书(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0161028

 



QQ截图20190329152452.pngQQ截图20190329152544.png

QQ截图20190329155546.pngQQ截图201903291557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