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科建设/DISCIPLINES

网络法学学科简介

网络法学学科作为新兴的法学专业二级学科,其基本术语、概念、理论模式与传统法学学科具有密切联系,亦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理论框架、核心命题。网络法学通过分析和研究网络法现象和网络法律关系,揭示网络法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网络主权、数据主权与数据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网络刑事法、电子商务法、电子证据法、网络知识产权法、网络金融法、网络传播法、网络犯罪侦查、国际网络法等内容。

自2004年,我校开始在多学科中开展网络法学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自2006年,开始培养以网络犯罪为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招收网络法方向博士研究生,2016年开始招收网络法方向硕士研究生,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网络法学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网络法学专业师资队伍整齐,梯队合理,科研成果多且突出,具有国内网络法学研究领域的奠基者和学术领军人物,具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精通实务与理论的实务部门专家,已成为我国网络法学教育研究的重镇。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4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百度、滴滴出行、腾讯、网易等实务部门校外指导教师4人。学科带头人于志刚教授从事网络法学研究20余年,先后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网络法学专业目前拥有“网络背景下刑事法律体系的整体转型学术创新团队”、“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国内最早研究网络法的专门机构,形成了100余篇网络法学研究性论文、20余部网络法学类专著,在网络法领域承担近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信息安全与网络犯罪”智库(参与国家网络安全立法,为教育部、公安部、外交部、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提供咨询建议、研究报告、司法解释草案等30余件)。

网络法学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突出内涵、强化特色,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目标,积极参与和推动网络法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我校网络法学学科成为中国网络法学研究的中心,努力将本学科发展建设为世界一流学科。